不惧极端环境,遍布南北东西
满足各类基础设施智慧化管养需求
近日获悉,源清慧虹公司建设完成了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的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工程——智慧城市之泸州桥隧群监测系统。
仅用3个月时间,源清慧虹的工程师团队在泸州市大跨径、特殊结构、低等级桥梁以及配属隧道上部署了近4000个各类传感器及网关设备,泸州交通主管部门的桥梁隧道运营管理人员足不出户(数据中心),便可轻松获知桥梁、隧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此次泸州市交通主管部门与源清慧虹的深度合作,将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运用于桥隧安全监测中,实现危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排除,为人民群众出行织牢交通安全防线。这是智慧泸州在交通领域的具体实践,泸州也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建立桥隧动态监测系统的城市。
在本月16日,四川宜宾发生里氏5.7级地震,距离震源不足百公里的泸州震感强烈。泸州桥隧群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捕捉地震对桥隧结构的影响,并反复进行对比分析出具了特别事件应急响应报告,确认本次地震泸州市主要受监测的桥梁和隧道数据在地震发生时都出现了微小波动,但数据整体波动相对平稳,桥隧多项数据无超阙值现象发生,泸州市大跨径、特殊结构、低等级桥梁以及配属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均未出现结构异常,符合安全标准。
我国是个桥梁大国,据交通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约有100万座公路桥梁(不含市政桥梁)。影响桥梁的因素居多,人为因素、车辆长期超载、材料自身退化等,缺乏及时到位的管理养护导致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维修,轻则影响行车安全和缩短桥梁使用寿命,重则导致桥梁突然破坏和倒塌。因此,建立一套针对桥梁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显得尤为迫切。
了解详情隧道是地下隐蔽工程,会受到潜在、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影响。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占新建公路里程的比例越来越大。隧道属于线状工程,有的规模较大,可长达几公里或数十公里,往往穿越许多不同环境空域;工程条件通常比较复杂,而经常有环境恶劣,造成塌方、沉陷、有害气体泄露、支护结构变形、人员和设备伤害等事故。为了确保隧道工程安全、及时预报险情,对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十分重要。
了解详情方案解决了轨道交通行业人工采集路基沉降数据工作量大,实效性、连续性、准确性差和检测数据分析滞后等问题。通过利用物联网感、传、知、用技术,对轨道交通路基进行监测,实现网络化数据管理,方便运营管理者及时掌握路基的安全运营状况,辅助进行科学决策,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强化管控能力,确保轨道交通线路和周边环境的人员、财产安全。
了解详情在自然环境及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下,边坡结构易发生损伤、失稳,同时受边坡岩体结构特征、边坡形态、环境等诱发因素的影响,边坡还常伴随着崩塌落石的产生。当前传统的人工检测无法及时预测边坡及坡体岩块和土体的变化状态,不稳定的边坡和崩塌落石甚至危及检测人员生命安全。
了解详情Copyright © 2013-2024 源清慧虹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4485号-15
Copyright © 2013-2024 源清慧虹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448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