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极端环境,遍布南北东西
满足各类基础设施智慧化管养需求
泉州市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中世纪有着400多年的辉煌,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盛名。
泉州古迹密集且都以古建筑群的状态出现。在经历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后,所有建筑古迹都会出现不同侵蚀损耗,这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危害较大,同时也会影响景区游客的人身安全。
为确保九日山、伊斯兰古墓、洛阳桥,六胜塔、万寿塔、开元寺双塔等泉州古建筑群的结构安全与游人的人身安全,泉州市的文物保护部门建立了古迹群监测体系。整个建设过程对文物古迹重点部位部署了振动、位移、沉降、温湿度等监测传感器。
九日山祈风石刻壁(西峰)
六胜塔
万寿塔
洛阳桥
采用无线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结构监测系统在确保了对古迹、古建筑实时、连续性结构安全监测,避免了结构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并不影响古建筑群的外观。而采用源清慧虹无线技术让结构监测系统快捷部署的同时做到了对同期旅游活动零影响。
除了古代建筑物倾斜监测外,在城市的旧房屋、道路井盖、大型广告牌、桥梁、地下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应用也都有倾角等各类型传感器的身影。
我国是个桥梁大国,据交通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约有100万座公路桥梁(不含市政桥梁)。影响桥梁的因素居多,人为因素、车辆长期超载、材料自身退化等,缺乏及时到位的管理养护导致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维修,轻则影响行车安全和缩短桥梁使用寿命,重则导致桥梁突然破坏和倒塌。因此,建立一套针对桥梁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显得尤为迫切。
了解详情隧道是地下隐蔽工程,会受到潜在、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影响。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占新建公路里程的比例越来越大。隧道属于线状工程,有的规模较大,可长达几公里或数十公里,往往穿越许多不同环境空域;工程条件通常比较复杂,而经常有环境恶劣,造成塌方、沉陷、有害气体泄露、支护结构变形、人员和设备伤害等事故。为了确保隧道工程安全、及时预报险情,对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十分重要。
了解详情方案解决了轨道交通行业人工采集路基沉降数据工作量大,实效性、连续性、准确性差和检测数据分析滞后等问题。通过利用物联网感、传、知、用技术,对轨道交通路基进行监测,实现网络化数据管理,方便运营管理者及时掌握路基的安全运营状况,辅助进行科学决策,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强化管控能力,确保轨道交通线路和周边环境的人员、财产安全。
了解详情在自然环境及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下,边坡结构易发生损伤、失稳,同时受边坡岩体结构特征、边坡形态、环境等诱发因素的影响,边坡还常伴随着崩塌落石的产生。当前传统的人工检测无法及时预测边坡及坡体岩块和土体的变化状态,不稳定的边坡和崩塌落石甚至危及检测人员生命安全。
了解详情Copyright © 2013-2024 源清慧虹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4485号-15
Copyright © 2013-2024 源清慧虹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4485号-15